|
|
![](../../images/ertop.gif) |
禮節(jié)與禁忌 |
![](../../images/erdi.gif) |
蒙古族是一個熱情好客、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。當草原上來了客人,不論相識與否,見面總是選問“賽百奴!”(您好)。隨后,主人熱情地接待你到蒙古包里坐,敘談中就以奶茶、奶制品和油炸面食招待?腿烁鎰e時,常常是舉家相送,指明去路,并一再說“白日太!”(再見)
如果尊貴的客人在蒙古包里就餐過夜,或住上幾天,主人將用“手扒肉”等食品款待你,席間還用哈達托著酒壺,用盤子托著酒盅向您敬酒,這是表示特別的歡迎和尊敬。為了氣氛歡樂和助興,男主人或女主人手捧金杯唱起敬酒歌勸酒,使您喝好喝足,盡情地暢飲!
蒙古族在迎送、饋贈、敬神、拜年以及喜慶之日,也常用獻哈達這一禮節(jié)。對于長者和客人還用遞鼻煙壺、裝煙、請安等禮節(jié)。就說遞鼻煙的小壺,樣子像個小磁瓶,制作精巧。牧民把它視作珍品,經(jīng)常佩帶著。陌生人相見,總要互行此禮表示尊敬。同輩相見,要用右手遞壺,互相交換略舉鞠躬,然后互品對方的鼻煙。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,長者欠身遞壺,少者應單膝下跪雙手接壺,互品之后還回,遞鼻煙壺這是蒙古族人民對客人表示敬意和友好。一般在蒙古包里作客,落坐后,好客的主人常常要行這樣的禮節(jié)。
在蒙古族的習俗中,過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禁忌。比如:騎馬坐車接近蒙古包時要輕騎慢行,進包前要把馬鞭子放在門外;入包后坐在右邊;離包時走原路,待送行的主人回去后再上車或上馬,在蒙古包內(nèi),主人獻茶,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,睡坐時腳不能伸向西北方。平素不宜用煙袋或手指指人頭,不能在火盆上烤腳。還有包里若有病人,便在門外右側(cè)縛一條繩子,一頭埋在地下,表示主人不能待客,來者就不應入內(nèi)等等。
|
|
|
![](../../images/erbott.gif) |
|